• September 5, 2023
資深陪月談現代媽媽坐月禁忌

常常會聽到老一輩說坐月時不能洗頭、不能洗澡、不能刷牙等等。這些陳舊的坐月迷思我們在上一篇文章已經破解了,但現代媽媽坐月子究竟有什麼禁忌呢?今天我們請到了資深陪月Hailey,她根據自己坐月的經歷和工作經驗,與我們分享了幾個現代的坐月注意事項,無論自己或身邊有人即將成為媽媽都可以參考一下! 因自己不愉快的坐月體驗而變身陪月想幫助更多媽媽 「我20年前生BB,當時陪月呢個行業仲未興起,所以我冇請到陪月,而且身邊親人亦冇幫我手。記得當時坐月嘅日子心情好低落,每日都係到喊,每日都好忙冇停手,以致我後來患上產後抑鬱症,慶幸用咗幾年時間就慢慢好返。」這是Hailey同樣身為過來人的切身感受。Hailey(晴EE)是一位熱愛煮食的資深陪月,她入左陪月這行先知道坐月對媽媽有多重要,所以她入行後立志做一位滿分的陪月,帶著同理心、愛心和耐性,希望幫助產後媽媽們經歷一個輕鬆又愉快的坐月旅程。Hailey亦好享受烹飪給她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感,透過鑽研不同的食物煮法,希望令太太們辛苦坐月期間都可以享受到不同的味道。 為什麼要坐月? 月子沒坐好,月子病真的會跟你一輩子?媽媽經歷完40週的懷孕過程,生產時會大傷元氣、產後又要餵母乳、照顧BB等,對身體造成劇烈的變化,因此產後「坐月子」有助調理身體及子宮恢復。一般完整的月子期為42天左右,但實際情況需根據媽媽的身體恢復狀況與生產方式而有所不同。 坐月禁忌一:不可提重物 Hailey分享:「因為坐月期間家務沒人幫手,自己做了一切,所以現在也經常容易腰酸背痛!」 產後媽媽盡量減少彎腰、提重物、蹲下等的動作,否則腹部肌肉用力時,會容易導致有子宮下垂的狀況。怡健堂的葉麗斌中醫師建議:「抱嬰兒時應盡量坐著,吃飯時亦盡量坐定,這些細節都有助避免子宮下垂。」 坐月禁忌二: 不能碰生冷水 Hailey分享:「當時坐月每天都用凍水洗奶樽,加上又沒有用薑水、艾葉沖涼,以致現在容易有頭風、頭痛、手部關節酸痛等問題,建議媽媽坐月期間真的不能碰冷水!」同樣作為母親的葉醫師亦分享:「順產後,住院期間我會用熱毛巾抹身,回家才用薑皮水洗澡;坐月期間,每次小便後都會用暖水沖洗傷口,確保傷口衛生。洗手時應使用熟的暖水;洗澡就要用薑皮水。」 坐月推薦: 向專家尋求母乳餵哺的幫助 Hailey分享:「出院後由於沒有正確母乳餵哺的知識,餵哺後令我胸部腫脹,繼而發燒。」港怡醫院註冊助產士兼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高志鳳認為產前最重要是準備好應對的心情:「雖然產前有許多準備工夫,但放鬆心情是最重要的。準媽媽可以參加母乳餵哺班,增長知識,了解母乳餵哺的細節,日後餵母乳就會順利很多。」她建議媽媽於餵奶過程應該保持舒服的狀態。如果餵奶期間媽媽感到疼痛,記得要檢查寶寶吸吮的姿勢是否正確。此外,不少媽媽可能會因為用配方奶而感到自責,但高志鳳助產士指出:「加配配方奶其實很常見,寶寶可能因為病理性原因,或因早產而需要加配配方奶,不一定和餵哺有關,媽媽們毋須添加壓力給自己。」所以無論是母乳餵哺基本知識、餵哺解難等等,都推薦媽媽盡早嚮醫院的姑娘、陪月或者專業泌乳顧問咨詢,避免走彎路。 坐月推薦:媽媽調適心情,輕鬆渡過坐月 媽媽坐月期間確實比較容易身心俱疲,除了避免吹風,保持均衡飲食與充分休息外,調適心情也十分重要。因過度壓容易造成身心疾病之產生,產後媽媽應適當熱地宣洩情緒,向親朋好友傾訴或聆聽一些紓壓的音樂,都有助放鬆心情及穩定情緒。欣賞Hailey的坐月理念,想搵佢為你打點一切?可點擊此處或Whatsapp我們Parachute團隊。 …

  • May 25, 2023
坐月食咩好?資深陪月分享坐月食療秘訣

BB出世後的一個月正是媽媽分娩後調理身體的黃金補身期,此時身體最容易吸收營養,因此適當的調補有助媽媽更快復原身體,以及減輕一些產後常見的不適如手腳冰冷、頭暈頭痛、腰酸背痛等。但這段期間飲食上有咩要注意?今次我們請來一位擅長中藥食療的資深陪月Bonnie同大家分享一些坐月飲食小貼士。資深陪月Bonnie分享:由於產後媽媽身體比較虛弱,失血傷津,因此坐月期間最好避免吃寒涼食物、凍飲、及辛辣刺激食物。 順產、剖腹產進補時間大不同 順產和剖腹產的坐月餐單其實都以均衡飲食為主,唯一注意的地方是開始進補的時間會有所不同。順產媽媽一般在BB出生的第12天起,待惡露排清後便可以開始進補。Bonnie建議多吃一些蛋白質較高的食物,如雞和魚等。由於剖腹產的媽媽傷口較大,比順產的媽媽需要更多時間去復原。Bonnie指需要等惡露排淨後及傷口癒合後才可以開始補身,至少約產後20天。否則吃太多蛋白質的食物,有機會令傷口長肉芽及發炎。 如何用中藥食療幫助產後媽媽復原? 中醫認為產後坐月對媽媽的身體恢復非常重要,如果月子沒坐好,最明顯會反映在下一次的經期。當月經來潮時,特別容易腰酸背痛、頭痛或感冒。Bonnie認為對產後媽媽來說,坐月期間最重要是把身體好好療養,甚至恢復的比懷孕前更加好。而坐月補身的最大功臣非中式湯水莫屬,可因應產後媽媽的個別體質搭配適當的中藥材料,分四個階段去進補:第一個星期:主要去瘀排惡露第二個星期:健脾第三個星期:益氣養血補腎壯骨第四個星期:固本培元  坐月食材講究多 Bonnie建議買補品食材時應該去一些有信譽的百貨公司或相熟藥材店。以南棗為例,馬牙棗和正南棗雖同屬南棗,但功效及價錢上卻很不同。馬牙棗價錢較平約$40一斤,但對脾胃不太好; 相反正南棗的價格比馬牙棗貴差不多4 - 5倍(大約$180 - $240一斤),但功效卻來得較顯著。因此選擇品質高及合適的食材,不但可提供充足的養份,同時也有助產後媽媽復原得更好更快。 圖片來源:日日煮 不過坐月食材及補品不一定越貴就越好,Bonnie有以下幾款性價比高的湯水推介比產後媽媽,讓你好好把握產後補身的黃金期! 坐月湯水推薦…